具体而言,公共投资基金是混合所有制的,是城市的建设用公共投资基金的方式参与。
美欧相争中国得利,但中国得利可以,却需不要昏了头为他人所用。美国人可以用美元主导的虚拟经济方式来赚快钱,谁还有兴趣和耐性去辛辛苦苦地地从事实体经济?对于这一点,如果你缺乏感受,那我推荐你去看一下好莱坞经典财经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那里面父子俩的对话精彩极了,你可以看到实体经济思维和虚拟经济思维是如何的截然对立、水火不容
2015年上半年,因为股市大涨,金融业带给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空前的1.5个百分点。当此步步惊心时刻,战略制订者务必步步为营、慎之又慎。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变得可自由兑换以及中国资本可自由对外开放,还将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最终完成,中国市场化转型的道路,至此就算修成正果了。据蒙代尔不可能铁三角,外汇自由兑换、汇率问题和货币政策独立不可能同时存在,三者之中只能选择两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中国经济净增量占了全球经济净增量的近30%。
这种好事谁不想做? 但是,且慢。同时,中国人民币并没有走向真正的自由兑换,中国资本项也没有完全开放,这好比是堡垒。此外,笔者还参观考察过被巴菲特并购的内布拉斯家具商场,接待人员解释说,巴菲特看中了公司当时的规模,双方仅仅签署了一页纸的协议就完成了整个并购。
依据《圣经》,人是神的受造物,人不可能成为神,人只能信仰神、敬畏神。此外,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巴菲特成功背后积累的轨迹。而后一直坚称不会卖掉中国石油股票的巴菲特突然从2007 年7 月26 日开始,多次减持其持有的中国石油H 股股票,直至2008年10 月中旬全部清仓。巴菲特认为保险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成员。
此外,巴菲特高度赞扬那些能全面、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管理层,他们承认错误,也分享成功,对于股东他们开诚布公。深入了解巴菲特的人生经历后才知道,他小时候送过报纸,买卖过土地,做过弹子球机的生意。
但不到两年,李泽楷就将此股权以1260万美元卖给南非MIH集团。《巴菲特传》作者Roger Lowenstein说,巴菲特一生从未改变自己的投资模式,不论是60年代股市一派欣欣向荣的时候,还是杠杆投资盛行的80年代,抑或是金融衍生工具泛滥的90年代。对于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改变一些目光短浅的投资行为,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关注市场而不为市场所左右,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逆境,了解大众走向却不跟风而上,是迫切的任务和明智的投资行为。其实,巴菲特除了一开始就受其恩师的影响而自始至终地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外,他的商业模式也是不断摸索与完善的。
但是,他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1947年至1951年,巴菲特先后进入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内布拉斯加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在195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时,遇上了影响他一生投资生涯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并在老师们的影响下,成为价值投资理论的坚定追随者和杰出实践者[1]。这一观点继承和发扬了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观点。公司需要证明有持续的盈利能力。
最后却是最重要的是,我体会到,创业也好为人也罢,我们都要耐得住寂寞、孤独与冷落。除此之外,巴菲特还拥有5家保险公司,他还亲自经营纺织厂十几年。
巴菲特简单、低调的生活观、不断学习的进取态度、乐善好施的博爱之心,使得他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大多数的时间过着简朴低调的生活,他形容自己的生活原则是简单老式。
中国投资者普遍地呈现出专业与背景比较单一,知识结构比较单薄,在投资选择时很多人缺乏对相关企业运营状况的了解,投资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巴菲特曾说:我当然不会只为一个诱人的价格,就把某个由我喜欢和敬佩的人所经营的好公司卖掉,这种精神显然是当下中国股市投资者所缺失的。今天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资金充裕,每天账上资金高达200多亿美元。事实上,伟大的企业都是经得住时间考验而慢慢熬出来的,只靠挣快钱是无法持久发展的。诚实地说,我不希望巴菲特是神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要向巴菲特学习,争取有朝一日可以赶超他。笔者零距离接触过巴菲特后,了解到巴菲特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股神。
巴菲特是典型的价值投资理论的践行者,其投资业绩享誉全球。有人说,如果折合成人民币,其实也就在300万人民币左右,比起其他美国千万亿万富豪的富丽堂皇的居所,坐拥数百亿财富的巴菲特,实在是很简朴的。
公司从事易于其理解的业务。在股票投资方面,巴菲特的能力范围主要在保险、银行、传媒、消费品等四个方面[7]。
3、博爱之心 巴菲特曾告诉笔者,他最崇拜的人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他尤其喜欢卡耐基的一句名言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死后依然留有几百万美元的财富。其实,巴菲特的成功秘笈,无非是道与术的结合。
此外,巴菲特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持有期也各不相同。据此,巴菲特认为长期投资者所应该做的,就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并持有那些具有稳定且高水平收益率的资产。他50岁时的财富是一亿美元,55岁时为1.5亿美元,直到2008年才达到628亿美元,一举成为世界首富,那时,他已经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截止2007年1月24日出售该股权时,中国航油共获得现值约4亿新元的收益。
今天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中兴、华为、格力电器、招商银行等,无不都是靠价值和坚守赢得了成功。其结果至少至今是值得骄傲的。
从这些亲身经历和操作的案例中,笔者对照巴菲特的并购案例与经验,总结出一个企业若要实现成功的投资并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环境,定制明确的收购计划 在并购谈判之初,中国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海外收购计划,包括战略评估和业务整合、交易结构、支付手段、支付节奏和风险防范的设计,以及并购后的经营方针、整合策略等等。关键词: 巴菲特、人生观、股市投资、兼并、公司治理 市场就像上帝一样,会帮助那些自助者。
同时,还应该熟悉国际规则、国际惯例,了解和研究投资经营所在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努力,持续学习,寓快乐和幸福于奋斗与学习之中。
这样一种不理性的投资方式,使得股市的变化难以掌控,尤其是在还不够成熟的股票市场体制下,跟风只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本人研究巴菲特并零距离地与其接触后,对巴菲特所持有的以上几个理念做出了阐释,并结合自身经历,阐述对于股市、互联网金融、海外背景下的投资并购等方面的一些思考。2002年7月31日,中国航油以约1亿新加坡币收购到西班牙CLH公司5%的股权。这既有利于放长线,获得充分回报,更能推动A股市场的成熟与健康发展。
(2)制定新的企业架构和发展战略 我国企业并购并购国际企业之后,面临诸多的整合和管理问题。如果不是有徐新当年3000万美元的投资,京东恐怕早已经灰飞烟灭。
为人一世,要想得到别人的回报,必先想到自己做出什么样的付出。在少量举债或者不举债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状况良好。
走过天堂地狱,历经成功失败之后,笔者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认识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不是学习达到他的财富高度,而是要学习触及甚至延伸他的思想深度。
发布评论